中国竞彩网首页

卫生城市你我共建,幸福景洪你我共享
  •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政务信息(2024)第四期

  • 来源 :中国竞彩网首页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4-04-30 05:33



 

第  期

 

2024年4月18日

 

 

·景洪市:“稻虾共作”实现富民强村好“丰”景

·党建引领聚合力   易地搬迁谱新篇

·景洪市积极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景洪市“四点发力”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网底

·简讯

 

 

 

 

 

【农业农村工作】

 

景洪市:“稻虾共作”实现富民强村好“丰”景

景洪市景讷乡位于景洪市西北部,是一个集坝区、山区、半山区为一体的农业大乡,全乡总人口3650户15938人,其中农业人口2982户13953人,水稻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近年来,景讷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利用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通过强组织、增效益、树品牌等举措,闯出一条“稻虾共作”增收致富新路子。截至目前,全乡“稻虾共作”总体规模超过1200亩,亩产效益从原有单种水稻的1000元突破至8000元,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产、粮渔共赢”的农业产业发展新局面。

一、组织带动,聚优势产业,强发展信心

按照“靠实责任、倾斜政策、健全机制”的工作思路,确保“稻虾共作”产业决策科学化、服务精准化、推进协同化。一是在机制上对好标。成立由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业口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乡村振兴、生态环保、自然资源、财政统计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乡“稻虾共作”的规划、协调和指导等工作,细化举措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抓好落实。在巩固和壮大传统种植养殖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热区水果、精品糯玉米、冬季蔬菜“四个万亩”产业,将“稻虾共作”种养模式作为推进万亩优质水稻产业的有力抓手,一体规划、同步发展。二是在政策上聚好焦。持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管护利用为重要建设内容,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水田利用率,大力推广“稻虾共作”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进一步守牢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三是在行动上跟上趟。依托“线上+线下”两条路径并行发力,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工作群、村广播等媒介,大力宣传推广稻虾产业的好经验好做法,线下通过“千名干部访万户”“农技人员下一线”等行动,向企业、农户宣讲粮食安全政策,全面了解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辖区社会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充分结合勐板村气候佳、土壤肥、水质优等天然优势,将其作为全乡首个试点村,开辟200亩试验田发展稻虾产业。

二、人才驱动,聚优质资源,强发展动力

健全万名党员进党校“育才”、万名人才兴万村“引才”、致富带头人才库“储才”的制度体系,助推“稻虾共作”产业发展更强内力、更聚合力、更添动力。一是育强“领头雁”。持续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通过“万名党员进党校”“双学历”提升、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等举措,注重对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基层治理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和考核。择优选派一批村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赴江西省华西村、玉溪市大营街街道、宁洱县磨黑镇观摩学习,有效增强村干部抓班子、兴产业、促发展的能力。二是用活“田秀才”。对全乡致富能力强、在种养殖业有一定带动能力的“能人”进行全面摸排并逐一建库培养,47名党员干部成为乡级致富带头人。勐板村小组组长白贵梁作为稻虾产业的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5名农民培养成技术骨干,通过外出考察、试点养殖、集体讨论等方式,熟练掌握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白贵梁走进各家各户、田间地头,手把手帮助农户掌握田间整理、种虾繁育、饲养管理等技术,培养了一批专业“养虾人”,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稻虾。目前,共有养殖户132户、养殖面积1267亩,白贵梁先后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省级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个人。三是引好“土专家”。积极推进“万名人才兴万村”工作,在全乡5个行政村选派8名帮扶人才,按照“一人一村”要求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及业务指导。在勐板村举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现场培训,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水产养殖专家到场指导。以“人才吸引人才、人才帮扶人才”的方式,回引并培养一批退伍军人、产业能手、致富带头人,加入稻虾产业种植养殖队伍中去。

三、品牌拉动,聚优良要素,强发展支撑

聚焦“做强龙头、做优品牌、做长链条”的发展战略,引领“稻虾共作”产业拓展新路径、打造新典范、增强新动能。一是实现“规模化”种养。探索“村集体+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经营发展模式,由村党组织指导,成立西双版纳桥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村干部和党员率先带头养殖示范,先培养一批养殖能手和大户,后鼓励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形式入股,农户负责田间管理,合作社提供虾苗采购、技术养殖、产品销售的“三包”服务,带动全村稻虾养殖由小群体向大规模、高产能、高效益发展,形成“党员带农户”“大户带小户”的联动发展模式。二是助推“市场化”联动。依托勐板小龙虾个头肥硕饱满、肉质鲜嫩的优势,在全市水产品市场上获得良好反响,逐渐打出了知名度。西双版纳桥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3家水产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大力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同时雇佣工人进行采收、分拣、称重、打包,空运至北上广等地销售,稻虾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小龙虾年平均亩产150斤,实现亩均增收8000元、户均增收7万余元。三是推动“生态化”发展。认真遵循“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的朴素生态观,以深入推行“林长制”“河长制”为抓手,擦亮景讷生态农业产业金字招牌。自从“稻虾共作”模式引入推广后,农民依托良好农田生态,破解过去产业结构、增收渠道单一的难题,使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得到主动整改,让“良田”回归“粮田”,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作用。(景讷乡)

 

党建引领聚合力   易地搬迁谱新篇

坝勐,坝:林,勐:遮盖,坝勐意为森林遮盖的地方,原隶属于嘎洒镇,2023年2月嘎栋街道析置后合并到嘎栋街道办。坝勐村是嘎栋街道曼点村委会一个典型的哈尼族山寨,距街道办11.2公里,全村有农户67户289人,脱贫户19户65人,“三类人员”有3户9人。有耕地1812亩,橡胶2500亩,茶园3180亩,水果500亩,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0元以上,主要以种植橡胶、茶叶为主,其次务工。

该村因处于地质灾害滑坡地带,于2016年列入景洪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同年11月项目破土动工,安置点位于曼点丫口,距原村寨3.4公里,占地77.63亩,搬迁农户54户227人,其中脱贫户18户62人,随迁户36户165人。2019 年10月,坝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完成市级竣工验收,目前所有搬迁户已搬迁入住,未出现搬迁户搬回原住地情况。近年来,坝勐村小组紧紧围绕党建促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整合资源,培育产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打造美丽新坝勐。

党建引领开新局,凝心聚力建新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带领村民跳出“舒适圈”。一是支部牵头规划。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党支部深入调研,积极主动联系多个部门,咨询扶贫惠农政策,以精准扶贫脱贫为中心,着眼长远发展,与村“两委”共同探讨并研究制定发展规划,重点在发展产业、解决就业、壮大集体经济上下功夫。二是党员带头表率。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启动后,受“穷家不舍,故土难离”等传统观念的影响,老百姓对搬迁后的生活保障信心不足。对此,坝勐村小组党支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搬迁事宜,带头深入群众做思想工作,党员干部飘二同志以身作则,将花费30万余元新建,居住不到3年的房屋拆除,给全村人民作出了表率。三是全村积极响应。党员们带头搬迁,使大部分群众思想发生改变,对搬迁从不愿意搬到主动搬。在飘二的带领下,党员干部趁热打铁,一举与54户村民签订了搬迁协议。

因地制宜谋规划,精准施策促振兴。景洪市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多举措全力做好坝勐村小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聚焦基础保障、产业发展、农旅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是筑巢引凤,积极探索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迁入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明晰“依靠特色产业、建设旅游小寨、发展主题旅游”的“造血式”脱贫致富之路,依托古茶树资源,引进实力强的茶企与坝勐村小组开展合作,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力争将坝勐村小组的古树茶打造成品牌,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二是固巢养凤,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协调城投公司和村镇规划服务中心,规划打造坝勐乡村旅游新寨,通过发放仔猪、低产橡胶园、生态茶园改造等,实现脱贫户产业扶持全覆盖,确保搬迁群众“能致富”。目前,已完成了初期整体规划,位于村口的小型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农特产品在家门口就能交易,足不出户,也可走进市场。三是助力凤飞,加强产业技术培训。针对搬迁群众实际情况及需求,景洪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搬迁群众创业致富能力。一年以来,针对坝勐村主要产业茶叶、橡胶、生猪养殖、橡胶病虫妨害、烹饪等开展各类培训5期2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脱贫户产业发展能力。

全村同行绘画卷,美丽乡村展新颜。坚持新发展理念,党群联动,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寨规划布局,打造绿色生态新坝勐。一是生态茶园促发展。为保护好1万余棵生态茶树,坝勐村小组通过“一事一议”,将“茶园内禁止使用农药”“定期打扫环境卫生”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以此约束和规范村民的生产生活,有效保障茶叶质量,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二是规划新村抓建设。自2018年以来实施“万吨水泥进农村”项目,累计投入水泥130吨,按照“四个一点”模式,实现地板硬化1396平方米、串户路2412平方米。并按规划提升改造活动阵地,统一建成生猪养殖点,实现人畜分离,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做好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统一建设移民果蔬交易市场,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美化庭院,发展庭院经济。三是外出学习拓思路。先后2次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勐海打洛、勐遮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做法,立足实际,征集民意、集中民智,探索创新符合村情的特色美丽乡村建设道路,规划党员网格责任区,形成支部组织引领,干部示范带头,群众自觉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热潮。

共建民族团结路,携手勠力同心行。以党建为引领,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建设“样板村”。一是民语宣讲声入人心。坝勐村小组群众日常生活常使用本民族语言,对此,景洪市根据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及时采取使用当地民族语言讲解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普及法律、科学等知识,以“土办法”和“土语言”贴近群众,让干部和群众在“泥土气息”与“本地特色”中手牵手、心连心,让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润物无声中真融入、真思考、真受益。二是基层治理深入民心。召开“聚焦民生解民忧 集中民意办实事”院坝会、火塘会,同村民面对面讨论、心贴心交流,共议新村规划建设事宜。以支部主题党日为契机,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民族团结心向党”“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自街道成立以来共办成实事办好事36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个,拉近党群、干群和各民族“心距离”。三是文化交流共筑同心。“嘎汤帕”,哈尼语,意为万物复苏或万象更新,每年的1月2日至4日,恰逢元旦,双节同庆,坝勐村干部积极联合周边村小组,以哈尼基调为主线,开展“万物生长”系列文化交流节。通过长街宴、竹竿舞、气排球比赛等文娱活动,加强多元文化交流学习,促进各民族交互交融,增进民族团结。(嘎栋街道)

 

【教育卫生工作】

 

景洪市积极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景洪市以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为平台,积极开展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学校主动与当地产业、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探索、深入开展产教融合:一是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工作。与喜来登酒店、新傣园酒店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9月第一期共推送32名学生(酒店管理17名,中餐烹饪15名)到喜来登酒店开展现代学徒制见习、实践。二是教师走访调研企业,掌握行业动态。2023年7月,学校组成3支20人的调研走访团队,对在景洪市辖区内的共同体成员单位进行走访调研;2024年1月12至15日安排第二批次6个组共34人进行企业走访和调研。各组深入企业一线了解毕业、实习学生在企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专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稳定情况,调研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学校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用工之间的切合度,形成调研报告提为学校调整办学思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力争培养行业企业紧缺、急需人才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推进订单培养合作项目。与喜来登、新傣园酒店、铂尔曼酒店、金孔雀旅游集团、西双版纳技佳名车五家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合作模式,2023级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中餐烹饪专业各30名学生。拓宽学生就业门路,为学生对口就业提供保障。四是校企深度合作,助力专业发展提升。2024年1月,云南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与学校建立框架协议,致力于电子商务专业办学能力提升。目前,双方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合作平台架构各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证。从2024年春季学期开始,双方合力深度挖掘电子商务专业办学能力,从教材开发、学生技能培养各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构建与地方产业结合、政校企深度产教融合的“1+1+N”的校企双元人才培养专业集群新模式,助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同时,结合西双版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下一步将深入发展“电商+”概念,开创“电商+旅游+康养”等人才培养模式,赋能旅游新业态。五是通过产教融合推进“双优”项目建设。学校依据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积极申报云南省职业院校“双优”项目,学校的旅游服务部专业群建设项目被省教育厅列为云南省“双优”项目培育单位。先后投入近2000余万资金筹建了集教学、实训为一体的旅游实训大楼,助力优质专业群建设提升。为深入开展优质专业建设,学校聘请克丽缇娜企业一线技术技能教师1人,中餐烹饪技术技能人才1人,服装设计企业技术人才1人到校授课。派出高星级饭店运营管理、中餐烹饪、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师生到喜来登、新傣园酒店等企业进行教师企业实践、学生见习实习。六是产教融合助力技能大赛学生培养。学校借助产教融合平台,为学生技能培养服务。通过派参赛选手到喜来登酒店进行前厅实训,到野象谷景区、基诺山寨景区现场讲解,邀请合作企业一线技术能手、专家指导参赛学生等“走出去请进来”措施助力备赛,获得喜人成绩。2023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中,学校的旅游类赛项获奖颇丰,导游讲解赛项取得了全省第一名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艺术节目赛项获得全省第六名二等奖,中式烹饪获得全省第5名二等奖,西式烹饪获得全省第三名二等奖,艺术插花取得全省第三名二等奖,酒店服务赛项、中华茶艺赛项皆获得三等奖。产教融合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七是依托职业教育活动周平台,宣传产教融合。通过学校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平台,一方面展示学校各专业的办学成果,同时邀请产教融合合作企业代表到学校观摩、指导和展示,向师生、社会展示企业文化和风采。八是校企协作开发非遗项目,为企业培育增长点。西双版纳云投喜来登大酒店与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共同致力于竹艺根雕、植物拓印、象脚鼓、傣族造纸等项目的开发,在喜来登酒店开设非遗项目体验馆,为企业培育经济增长点。随着旅游市场回暖,在非遗体验馆进行体验的人数不断增加。(市教体局)

 

景洪市“四点发力”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网底

为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景洪市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找准落脚点,在提升就医环境上下功夫。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投入资金56.51万元,用于完善勐龙曼戈龙村卫生室、小街坝卡村卫生室、景哈土鲁村卫室等9个边境村卫生室。积极争取边境转移建设资金150万元,用于中国竞彩网首页大干坝村卫生室、昆罕村卫生室等3个村委会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项目。通过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大大提高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使景洪市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的网底更加坚实,更好地承担起农村常见病例诊治、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等职能,既改善了乡村医生工作环境,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又解决了周边村寨广大农民就近就医需求,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发展目标,把村级卫生服务能力推向了一个新台阶。

找准发力点,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景洪市持续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及创建达标工作,优质高效完成“一中心一站”建设项目。把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作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活动有序开展。依托医共体等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在技术人员、医疗设备、业务技术等领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景洪市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4个,达到省级甲等标准15个,创建4个社区医院,建有心脑血管救治站6个,慢性病管理中心15个。2023年对35家村卫室开展服务能力评价工作,13家村卫室达到国家推荐标准,22家村卫生室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找准突破点,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下功夫。景洪市不断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一是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推广“年末集中签约,次年提供服务”的模式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目前,景洪市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56个,全科医生87人,临床医师124人,护士274人,乡村医生183人。通过“组团式集中签约+入户见面签约”模式,开展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为群众提供“上门咨询、预约、转诊、随访”等服务,确保每名对象都具有签约医生和服务团队。二是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对全市乡村振兴监测对象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重点落实好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和服务,切实签约一人、服务一人、做实一人,为巩固提升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截至目前,全市乡村振兴监测对象及脱贫人口“四种慢病”签约服务率达100%。三是分类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针对“四种慢病”、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残疾人等人群,完善签约服务基本项目和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等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及时、连续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不断扩大签约服务覆盖范围,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公众健康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实际效益。   

找准根本点,在村医管理和待遇上下功夫。一是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制定《景洪市全面实施乡村医生乡管村用加强村卫生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了以机构、业务、人员、药械、信息平台、财务、绩效考核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并严格按照《云南省村卫生室管理制度(试行)》进行管理,形成了村卫生室作息严格、环境卫生整洁、着装整洁得体、服务热情周到、管理合理有序、工作流程规范的工作模式。二是保障乡村医生待遇。在确保省、州、市财政补贴的890元的基础上,各乡镇卫生院自筹资金每月再次补助乡村医生310元,确保发放的定额补助达到1200元/月的标准。同时。省级也增加了200元/月用于购买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部分,景洪市乡村医生定额补助达到了1400元/月。进一步保障了乡村医生的基本生活,也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三是确保乡村医生老有所依。为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乡村医生通过乡镇卫生院考核后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劳动合同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按照《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工作的通知》(云人社发〔2018〕58号)等政策规定,乡镇卫生院为其购买养老保险,因超龄不能购买保险的乡村医生,达到退休年龄后,按照全州最低居民生活保障领取退休金。目前,景洪市共为240名在岗乡村医生购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共为196名离岗乡村医生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共52.925万元;11人符合到龄退出,按月领取当年最低居民生活补助。四是提升乡村医生服务能力。2018年至2022年景洪市共完成了4期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参训村医168人,投入资金101.064万元,提升乡村医生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确保卫生健康服务网底稳定。(市卫健局)

 

简 讯

※据统计,2024年泼水节期间,景洪市接待游客182.66万人次,同比增长15.26%,旅游综合总收入22.67亿元,同比增长35.37%;其中A级景区接待人数47.38万人次,同比增长36.11%,收入762万元,同比增长14.86%。

※ 截至2024年3月,景洪市体育场地2857个(室外运动场地2690个,室内运动场地167个),有足球场地64块,篮球场1399 快,排球场136,健身房59个,健身路径472个,其他活动场地560个。景洪市56个社区均100%建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市常住人口642737人,面积1547664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市教体局)

※ 2024年截至目前,景洪市就业登记3085人,同比增长18.08%。卫生系统2024年上半年预计参加校园招聘2期,招聘岗位78个;教育体育系统公开招聘共21岗121人,报名2374人,急需紧缺人才校园招聘34岗117人,正在报名中。(市人社局)